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2022最新单招计划及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2-04-12 11:26:35 来源:郑州计算机学校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隶属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学院源起于1956年成立的成都城市建设工程学校,1958年更名为成都建筑工程学校。1963年迁建至四川德阳,1980年更名为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1992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1994年再次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重点中专。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四川省建筑职工大学、四川省城市建设学校升格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原中国第二重型机械有限集团公司职工大学并入,集四校之力,学院办学实力迅速增强。

2004年,学院通过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级。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受损严重,克服重重困难,夺取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夯实了学院发展基础。2010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验收,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最高等级奖励。2013年,成都青白江校区投入使用,学院总体办学能力得到提升;同年,学院成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砥砺,学院秉承“建德明志,筑能笃行”的校训,确立了“培育鲁班传人,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理念;开创了“多方合作、多元共建”的办学格局。学院是四川省率先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高校,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文明单位,建设部确定的“中德合作中西部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建设部确定的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建筑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和“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单位。

学院有德阳、成都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129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亿多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1160人,全日制学生16162人,继续教育学生5035余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等学校校企联合应用技术创新基地3个、工程技术创新团队3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3人)、省级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5人。教授34人、副教授185人、“双师”素质教师331人。博士37人、在读博士39人、硕士580人、在读硕士29人。学院另有兼职教师445人,均为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和能工巧匠。

学院现有专业设置以土建大类为主,兼顾交通运输、材料、测绘、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经济、工程管理等专业大类,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现设15个教学系(院)、2个教学部,开设66个专业。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四川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四川省精品专业2个。国家精品课程6门、四川省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教材4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本。主持制订了7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7个行业资格标准,参与制订了18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14个行业资格标准。主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主持编制了13本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5%以上,取得了“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的人才培养效果。

面向未来,在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在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学院将继续深化“强基础、重特色、求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持续的执业资格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尽绵薄之力。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或侵权,请告知,立删!

热门专业推荐

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关、企业、事业、公司等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综合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搭建管理,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构建及管理能力、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能力、绘图制图能力、网页设计能力,并在建筑信息设计技术方面达到一定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熟悉信息科技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的技术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平面(3D)设计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动漫设计、制作、绘画、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技能,具备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音视频剪辑(影视后期制作)

本专业培养以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通晓视听语言的能力,同时熟练掌握包括数字化技术在内的各种剪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