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篇名为《我和老公清北毕业,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读三流学校吗?》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文中表达了学霸父母对孩子未来考试及择校的担忧和焦虑。
这种焦虑不无原因。学历高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自然有更高的期望。身为父母,当然也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和择校实现阶级上的飞跃。
但教育路漫漫,道阻且长。尤其是近些年,学校有意识地将家长纳入“教育共同体”当中,这就意味着家长在辅导和参与孩子教育的过程中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道理如此,实操下来,所有家长都有过无数次崩溃的经历。
微博上有一段热搜视频,集合了家长在辅导孩子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老大难”问题。
教拼音时,明明教了好多遍,但孩子还是能把拔萝卜读成拔菠萝、把水牛读作水nui。
作业中要求仿写句子,用“到底”造句。结果得来的答案是“我到底为什么写作业?”
家长头痛和崩溃的背后,显露出的是孩子学习时“缺乏专注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问题。
几年前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就曾明确说:将来“高考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作为分数比重大的科目,语文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作文,小学阶段更是培养写作基础能力的最佳时期。而这些影响因素,却往往被家长忽视。
如果想让孩子提高语文成绩,天赋和努力是一方面,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也十分重要。
我们尤其要注意:识字不等于阅读。孩子认识一个题目里的文字,但他不一定能捕捉并理解信息。阅读能力就是学习能力,是一切学科的基础。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在节目中提到:
她一直保持着每天睡觉之前,阅读一个小时的习惯。
她始终相信,那些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总会在未来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们表现得更出色。
因为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也能给人快乐。
相较于电子产品和高科技带给人短暂的刺激,阅读赋予我们的舒适感,是更温柔,且持续的。
一本好书,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贯穿我们的生命。
如果你问,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合适?
我的回答是:现在。
越早开始阅读训练,对孩子的影响越大